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別名:刺兒菜。
來源: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兒菜或刻葉刺兒菜的干燥全草,野生于路旁及田間。
產(chǎn)地:全國各地均有生產(chǎn)。
植物形態(tài):1、刺兒菜:多年生草本,主根單一,側(cè)生、根須狀,莖直立,高約30~50厘米,紫棕色或綠色,無毛或有蛛絲狀毛,上部有少數(shù)分枝,基生葉在花期枯萎。莖葉互生,長橢圓形,長7~厘米,寬1.5~2.5厘米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小刺。頭狀花序頂生,單性;雄花序較小,總苞長約23毫米,卵狀,苞長多層,邊緣膜質(zhì),先端具刺,花冠淡紫紅色。瘦果橢圓形,略扁;冠毛羽狀,白色,先端膨大而彎曲。
2、刻葉刺兒菜:較前中全株高大,高可大1米,莖較粗有條棱,色綠。葉長圓形,邊緣有缺刻至羽狀淺裂?;ㄍ杏型忻?。瘦果倒卵形,冠毛白色。
性狀鑒別:1、刺兒菜:莖呈圓柱形,常已折斷,直徑2~3毫米,微帶紫棕色,表面無毛或有柔毛及縱棱。質(zhì)脆,折斷面纖維狀,中空。葉片大多破碎不全,皺縮而卷曲,黃綠色,邊緣微波狀,有金黃色針刺,莖端有頭狀花序,總苞鐘形,苞片黃綠色,5~6裂,花冠多脫落,冠毛羽壯狀常外露。氣微,味微苦澀。
2、刻葉刺兒菜:莖比刺兒菜粗而長,直徑3~5毫米。葉的邊緣有缺刻,具有多數(shù)刺毛,氣味同上。
以上兩種,均以色灰綠,質(zhì)嫩,葉多,無根者為佳。
主要成分:含生物鹼,揮發(fā)油,苦味質(zhì)量等。
功效與作用:1、涼血而破瘀,炒炭后確能縮短出血時間;
2、消炎、利尿而散癰腫。
炮制:切咀,生用或炒炭。
性味:甘、涼。
歸經(jīng):入肝經(jīng)。
功能:涼血、止血。功同大薊而力弱,且不如大薊之善消癰腫。
主治:吐血、尿血、外傷出血、傳染性肝炎、肝腫大。
臨床應(yīng)用:主治熱證出血。鼻衄、牙齦出血、咯血、便血,均可應(yīng)用,有涼血破瘀作用,常與小薊及其他止血藥同,方如十灰散。
用量:7~15g,鮮品30~60g,小薊15g、荷葉1張、側(cè)柏葉15g、茜草根15g、棕皮15g、丹皮9g、梔子9g、生大黃9g、茅根15g,以上十味藥燒黑存性,研極細末,每服9~15g,用鮮蘿卜汁或鮮藕汁調(diào)服。
附:小薊,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全草(廣東習慣上用其根)。味甘,性涼。含生物鹼。有止血作用,能收縮血管,并能使凝血時間和凝血酶時間縮短。用鮮品較好,炒炭止血作用反比生品差。此外,又能降低麻醉動物的血壓。臨床常用于熱證出血,尤其血淋和月經(jīng)過多,但咳血、吐血、鼻衄、便血亦可用,常配生地、蒲黃等,方如小薊飲子。處方:小薊根、生地、炒蒲黃、藕節(jié)、淡竹葉、木通、滑石、黑山梔、當歸、甘草等各等分,研成粗末,每次12g,水煎溫服,治血淋。小薊常用量9~18g(鮮品30~60g),入煎劑不宜久煎。
大小薊功用大同小異。小薊專于止血,大薊兼瘡腫。在廣東一般用大薊較多,或大小薊混雜同用。
注:1、小薊的全國藥用情況,與大薊同樣復(fù)雜,廣大地區(qū)所用的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全草,而北京、山西等地稱之為“大小薊”;內(nèi)蒙古呼市、包頭以本種花后的全草稱大薊,嫩時稱小薊;東北個別地區(qū),則以菊科植物苣賣菜的全草作小薊。
2、根據(jù)目前用藥情況及歷代本草記述,小薊應(yīng)以刺兒菜為主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