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(lián)系我們|網(wǎng)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中藥大全

鳳眼果

  • 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 m.bbpyz.cn
  •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6-16 08:31:42
  • 來源: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

【中藥名】鳳眼果 fengyanguo

鳳眼果

【別名】九層皮,七姐果,富貴子,紅皮果,羅晃子,蘋婆果,潘安果。

【英文名】Nobilis Sterculia Seed。

【藥用部位】來源于梧桐科植物蘋婆的種子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喬木。樹皮黑褐色,小枝幼時略被星狀毛。葉互生,葉片薄革質(zhì),長圓形或橢圓形,長8~25厘米,寬5~15厘米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圓或鈍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披散,有短柔毛;花單性,無花冠,花萼淡紅色,鐘狀,外面被短毛柔毛,5列,裂片條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且向內(nèi)曲,在先端互相黏合,與鐘狀萼筒等長,雄花較多,雌雄蕊柄彎曲,雌花較少,略大,子房圓球形,有5條溝紋,密被毛,柱頭5淺裂。蓇葖果鮮紅色,厚革質(zhì),長圓狀卵形,先端有喙,種子1~4顆。種子橢圓形或長圓形,黑褐色。
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野生山坡林內(nèi)或灌叢中,亦有栽培。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的南部、福建東南部、云南南部和臺灣。

【采收加工】果實成熟時采收,剝?nèi)》N子曬干備用。

【藥材性狀】種子橢圓球形,黑褐色或暗栗色,直徑約1.5厘米。氣微,味淡。以種子個大,色均勻者為佳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平,味甘。歸胃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、小腸經(jīng)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和胃消食,解毒殺蟲。屬消食藥。

【臨床應用】煎湯,6~8枚;或研末為散。外用:適量,煅存性研末調(diào)搽。主治反胃吐食,蟲積腹痛,疝痛,小兒爛頭瘡。

【藥理研究】有增強腸道功能。

【化學成分】富含維生素A。

【使用禁忌】脾虛便泄者禁服。
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疝痛:羅晃子七個。酒煎服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②治翻胃吐食,食下即出;或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:鳳眼果七枚。煅存性,每日酒調(diào)下方寸匕,服完為度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③治腹中蛔蟲上攻,心下大痛欲死,面有白斑:羅晃子、牽牛子各七枚。水煎服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健康養(yǎng)生